天津支边医生:我在这工作了50年

发布日期:2019-08-31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天津支边医生:我在这工作了50年



    “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开展,一张张旧照片让他们感慨万千

    “我在这工作了50年,我爱这片土地”

    “这是我丈夫,这是我,我们当年一起来广西支边……”昨日,“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天津支边医生在广西”图片展在自治区档案馆举行开展仪式,“天津医生”杨兴蓉指着图片中培训少数民族赤脚医生的自己和丈夫,感慨万千。一晃50年过去,当年正青春的他们,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但扎根广西的心一直未变。

    50年前,近2000名天津医生支援广西

    50年前,肩负医疗援助的历史重任,近2000名天津医生和8000余名家属从北到南来到广西。当时的广西整体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特别是边远地区,医疗条件十分简陋,群众看病就医异常困难。“天津医生”远离条件优越的北方大城市,辗转举家落户至广西8个专区73个县176个边远公社卫生院,对广西进行医疗援助。

    “天津医生”扎根广西偏远乡村山寨,救死扶伤,谱写了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为广西人民的健康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80年前后,天津支边广西的医生和随行家属落实国家政策,陆续返回天津或在其他地方工作,但仍有60多位医护人员因工作需要留在广西。目前留在广西且在世的“天津医生”还有30多位。

    50年来,天津医生把广西当成第二故乡

    “天津医生”郭德林教授生前在广西医科大附属医院工作,去世后留下了捐献遗体的遗嘱。这是广西高级知识分子捐献遗体的首例。杨葆真、孟宪英是“天津医生”中德高望重的医师,两位老人回到天津后依然常怀念在广西的日子。孟宪英去世前留下遗言:部分骨灰葬回“第二故乡”——忻城古蓬公社卫生院旁。据悉,“天津医生”第二代和第三代也有不少留在广西、建设广西,他们中还有人放弃了国内外优厚待遇,在广西参加医疗工作。

    1969年12月,杨兴蓉带着两个儿子来到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公社安家落户后,她给丈夫顾忠会写信,把他也动员过来。夫妻俩倡导和创办了“马驮医院”。图片展现场,杨兴蓉激动地说,50年来,广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我工作生活了50年,我爱这片土地,广西是我的第二故乡!”

    50年后,广西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形成

    50年过去了,广西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卫生资源总量明显增加,结构不断优化,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卫生应急能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基本保持不低于10%的增长幅度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城乡居民参保率保持在97%以上,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居民个人支出卫生总费用比重降至28%以下,为近20年最低水平。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7.03岁,各项妇幼健康指标持续位居西部省份先进,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