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医院感染风险的重视提升

发布日期:2019-06-24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非传统”医院感染风险的重视提升

    早在2009年本轮医改启动之时,党和国家就明确提出要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将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作为改革的重要目标。由那时起,以改善可及性、发挥制度和体制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为基本导向的医务卫生服务供给侧改革就被纳入改革重要日程[1]。近年来,作为实施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安排,全国各地有关分级诊疗的实践探索方兴未艾,由此带给医疗服务供给模式、医疗服务管理模式以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分级诊疗也在慢性疾病诊疗、社区或居家养老康复,乃至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连续的健康保健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分级诊疗实践的医院感染防控策略再造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
     
    1 正确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级诊疗制度设计与实践
     
    1.1 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源动力
     
    社会成员对医疗服务的多层次、差异化需求是建立、实施分级诊疗模式的基本推动力量。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当前的医疗卫生领域同样有所体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既体现在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上,也体现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的供给上,还体现在人民对医改成果的享有上,这也正是推动我国进行分级诊疗制度设计与实施的源动力。
     
    1.2 厘清分级诊疗的分级依据
     
    现实中许多人也都以为,分级诊疗就是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开展的诊疗活动。而实际上分级诊疗的“级”并不代表医疗机构规模的大小、级别的高低,而是以疾病处于急性或慢性的不同时段的不同情形时医疗机构所承担的诊疗功能和任务作为依据。由于在整体诊疗过程中的功能定位和所承担任务不同,城市大型公立医院、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及民营医疗机构所面临的诊疗风险也各有特点。因此,很难得出大医院的医院感染风险更大,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风险相对更小的结论。
     
    1.3 分级诊疗制度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特点
     
    一是体系建设与机制创新并重。我国现行分级诊疗制度,是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逐级转诊制[2]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又有着鲜明的国情特点。分级诊疗制度设计之初,就明确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在实践过程中紧紧围绕构建基于准确功能定位的分级诊疗体系,以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完善配套政策支持保障等为关键因素,着力引导医疗服务资源下沉,改善医疗服务供给其可及性;全面推进以医联体、医共体和基于远程医疗技术医疗协作机制等为主体形式的医疗服务联合供给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优化基层服务资源配置,开展医疗对口帮扶、精准帮扶,提升基层基本医疗服务能力;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分级诊疗体系构建与服务提供,推动独立临床检验、临床影像、血液透析和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等第三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激发行业潜能活力;加强行业监管,合理限制公立医院规模扩张,探索PPP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实践,严格查处各类医疗机构的超能力、超范围等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规范医疗服务供给等重点工作展开。
     
    二是围绕提供可覆盖社会成员全生命周期的全面、连续的健康照护,持续推动分级诊疗深化。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1)在个体病例或具体病种的临床诊治层面,围绕疾病(病种)诊疗需要完善“首诊—转诊”的诊疗流程设计;(2)在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供给更加公平、可及、整体、效能,平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供需层面,围绕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完善医疗服务的分层级、差异化供给;(3)在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全力实现医疗服务由关注病到关注人,再到关注健康的宏观卫生健康政策改革层面,围绕构建可覆盖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全面、连续的健康照护的目标,创新基本卫生服务提供的制度安排。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