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门诊量和住院量的最大化

发布日期:2019-08-15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寻求门诊量和住院量的最大化


    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机制,指导公立医院完善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推动公立医院改进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加强标准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管理,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立医院开展绩效考核以及考核指标的设定要从以下八个方面考虑:成本控制、医疗费用控制、岗位工作量、工作难易度、服务质量、医德医风、患者满意度、临床科研产出与教学质量,实行量化考核。设计绩效考核方案时一定要注意客观公正,量化是唯一的客观公正,因此,绩效考核需要设计门诊量和住院量这两个量化指标,以引导医生多接待就医患者。但是,如果院长认为医生接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越多医院的绩效就越好,那么这家医院就一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有的医院为增加收入给每位医生设定门诊量硬性指标,表面上提升了工作量,但是,却从两个方面给医院带来较大的损失:一方面是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是医生为了增加接诊量,减少了对患者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项目,从而带来了医疗风险,并且减少了收入。考核医生绩效最重要指标应该是治疗效果而不是接诊量,一般情况下,如果提高接诊时间合理减少接诊量,医院的有效产出反而会提高。因此,适当增加医生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时间,帮助患者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能够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医院的成本负担也会相应减轻。因此,增加医生咨询时间也会产生较高的回报,相比较单纯追求就医患者门诊人次和住院患者数,医生就失去了为患者提供较好治疗方案的机会。

    医生在手术前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充分沟通,明确手术后住院时间、康复计划以及后续的护理等,会减少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使得治疗费用大幅度下降,增加医院的有效产出和收入的含金量,进而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因此,医院院长不应该只关注收入支出表上的各项成本,更应该利用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削减医疗成本。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