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预警

发布日期:2019-06-18 来源:未知 浏览量:
  • 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预警





    三月份以来, 我省各地就开始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手机微信通知、进山路口设置警示牌等形式,广泛宣传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谨防误食剧毒的灰花纹鹅膏。然而, 一边是全方位的猛烈宣传,一边却不断有野蘑菇中毒病例上报。

    5月31日,衡阳祁东一家四人蘑菇中毒;

    6月7日,长沙宁乡一家四人蘑菇中毒;

    6月9日,邵阳县一家四人蘑菇中毒;

    6月10日,湘潭县一女子蘑菇中毒……

    这其中,已有1人死亡,目前仍有至少4人未脱离生命危险,其中包括一名13个月大的婴儿。


    今年端午,怀化溆浦的谢先生,带着妻儿,前往长沙宁乡的岳父家聚会。可没想到团圆的喜悦,却因一碗山上采来的野蘑菇,变成了悲剧。谢先生的岳父、妻儿及姐姐相继中毒送医。


    谢先生介绍,吃过蘑菇后,晚上八点多,孩子出现呕吐,到了凌晨1点,岳父和妻子的姐姐也开始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而妻子直到第二天上午才出现不适。一家四口这才前往湘雅三医院就诊。


    得知是蘑菇中毒,谢先生和家人起初还觉得不算大事。可谁知送到医院经医生一诊查,四人就立即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救治,并下了病危通知。


    四名患者在医院接受紧急救治的同时,蘑菇样本,也被送到了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经陈作红教授鉴定,谢先生一家所食用的蘑菇,正是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野生蘑菇之一——灰花纹鹅膏菌!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作红:它是肝损害型的 它是会导致死亡的。

    经过几天的血浆置换和血液透析治疗,目前,孩子的情况仍不乐观,而孩子母亲的情况依然凶险。

    - 2 -

    省疾控中心提示

    6月系灰花纹鹅膏菌中毒高危期

    外形难以区分 中毒潜伏期达6小时以上

    毒素“狡猾”有治愈假象

    易干扰判断延误救治

    专家和医护人员调查发现,近期接连发生的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罪魁祸首基本都是“灰花纹鹅膏菌”。


    湖南省疾控中心介绍,灰花纹鹅膏菌是导致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野生蘑菇。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2018年,我省监测到的灰花纹鹅膏菌中毒事件70余起,200余人中毒。


    专家介绍,这种剧毒野生蘑菇之所以吃倒那么多患者,与其“狡诈”的性情有关。

    首先,它外形上没有艳丽颜色,显得非常普通,与常见可食用野生蘑菇难以区分。可它的毒素特别狡猾:大多数毒性野生蘑菇,在食用后两小时内就会出现不良反应,但误食灰花纹鹅膏后,一般发病较慢,潜伏期长达6至12小时。


    其次,中毒初期症状只是胃肠道不良反应,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肠胃症状,经过救治病情还会稳定或好转,给人治愈假象。但后续若是再发作,往往情况加剧,致死率达60%以上。

    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作红:呕吐腹泻以后,它还有一个假愈期 (症状会缓解) 好像好了一样,而这个时候它的毒素,正在侵入器官,导致器官损害,但是它这些症状,那些酶的指数上,都没有表现出来,到了第3天,转氨酶急剧升高,这个时候,你前面没有进行及时护肝治疗的话,如果说患者食用的量多,那后面就很难救过来。


    外观难辨,潜伏期较长,加上假愈期误导,容易干扰患者和医生的判断,延误救治。

    2017年6月,永州祁阳就曾发生过类似情况。六名灰花纹鹅膏中毒患者,病情好转后,又突然加剧,有患者因此死亡!


    - 3 -

    吃了57年都没事 怎么就中毒了?

    屡被误食“采食习惯+盲目自信”是主因

    野蘑菇中毒后果惨痛 拒绝采摘避免误食

    三级疾控联动监测 科学防范高效救治

    为何夏秋季节野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剧毒“灰花纹鹅膏”会屡被误食呢?

    疾控部门和业内专家调研发现,夏秋季节野蘑菇进入生长旺季,我省很多山区居民,都有采食习惯。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