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托管帮扶阜平县医院纪实

发布日期:2019-05-29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长城网讯(记者 万前进 张晨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贫穷是最大的社会疾病,在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向着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冲刺的进程中,河北医科大学在“全民健康才能全面小康”的思想指导下,发扬“送医下乡、服务基层”的办学传统,向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阜平派驻医疗专家组无限期蹲点帮扶,让阜平县医院在全面托管一年多的时间里,迈出了健康脱贫的一大步。

    河北医科大学托管帮扶阜平县医院纪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阜平医院外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供图

      作为一所百年学府,河北医科大学始终坚持和传承着“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1946年,为推动因抗日战争而停办的河北省立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前身)复校办学,老院长齐清心牵头,向当时的民国政府教育部上报了《河北省立医学院复员计划书》,其中明确写道:“本校设立之目的,在使医生下乡,扶持乡村卫生,救治老百姓,为我国占最多数之民众、农民图谋幸福。”

      1958年,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前身)实施“城乡交替,分科轮回“医学教育改革的经验,被《光明日报》整版刊文报道。2015年12月1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通讯《擎灯人——河北医科大学30余年支农惠农纪实》,并配发评论《可贵的“擎灯”精神》,对河北医科大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的经验作了深入报道。中央和河北省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在全社会推广。同年,河北医科大学入选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群体)。对此,校党委书记翟海魂表示:“我们希望,在‘健康河北’奔小康的大道上,有更多的河北医大人在擎灯引路。”

      托管帮扶阜平县医院,就是河北医科大学传承“擎灯精神”的重要一步……

      穷在深山,看病难成了医院院长的“心病”

      据《河北省县名考原》记载:“阜平境内多山,治所适当平坦,县或以此名”,阜为"兴旺昌盛"之意。然而,作为土生土长的阜平人,刘华龙说起自己在县医院30多年的从医经历时,却忍不住眼圈泛红,“心酸的事儿是比较大,我是2009年10月份当的院长,像我档案工资才1400多,实际我发到手500块钱一个月。”

    河北医科大学托管帮扶阜平县医院纪实

    阜平县医院收费处旧照。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供图

      阜平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因为贫困,在阜平县医院近十年来的对外招聘中,没有一个医学本科毕业生愿意应聘,全院80多名医生中,没有一个本一毕业的医生,本三到本二院校毕业的医生只有6人。

      “前年政府搞了一次活动,要求本二以上的招过来,按咱们正常的工作人员开支一样,结果一个也没招过来。”对于阜平县医院面临的人才困境,刘华龙显得有些无可奈何,半天才从嘴里蹦出一句话,“穷呗,条件太差,待遇比较低,本县的都不愿意回来,何况外地的呢?”

    河北医科大学托管帮扶阜平县医院纪实

    阜平县医院药房旧照。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供图

      因为人才短缺,医疗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阜平县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就连医院里的急诊室也只能每天安排医生象征性的去轮班坐诊。县里的老百姓也只好“小病抗着、大病熬着”,一旦突发危重病情,只能冒着生命危险转诊到保定、石家庄甚至是北京。父老乡亲看病难,成了阜平县医院院长刘华龙的一块“心病”。

      “真有病了只能去外边的大医院,”在阜平县医院急诊大厅的随机采访中,前来就诊的患者说起原来看病的艰难,忍不住连连叹气,“哎,去外地人生地不熟,还得有人跟着去照顾,都是拖家带口的,哪来那么多钱啊!”

      远亲而至,“金字招牌”穷山沟里开“分店”

      阜平的穷,让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避之不及,却在2017年迎来了一个由20多名硕士、博士毕业的医疗专家团队,在这里一住就是一年多。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