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康医疗投资样本:民营医院难破政策阻力

发布日期:2019-06-01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量:
  •   社会办医所遭遇的身份尴尬,在当今资本市场民营医院并购潮之下被格外放大。

      一些从公立医院股份制改革而来的医院,要求与公立医院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其中一个代表是,大连瓦房店市第三医院(以下简称“瓦三医院”),其医院不管从硬件设备,还是医护人员整体水平,甚至从就医人数上都已经达到了三级甲等医院的规模,不过由于其股份制改革后的民营医院身份,十多年来只能抱守二级甲等的身份,被排除在三级医院评级之外。

      瓦三医院自2014年被上市公司恒康医疗(002219.SZ)成功收购以来,恒康医疗正在将瓦三医院成功办医的瓦三模式在其收购的其他民营医院中进行推广。与此同时,恒康医疗也多次公开发声争取3年内支持瓦三医院实现三级甲等医院的目标。

      不过对于能否实现冲刺三甲的多年目标,瓦三医院院长宋丽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难言乐观,而这事实上也是民营医院难以破除的最大政策障碍之一。

      阻力

      民营医院并非近几年来的热词,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吸引过社会资本的目光。

      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以下简称“58号文”)发布后,为民营医疗机构踏入医疗体系门槛带来了更大的希望。

      此后,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今后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将纳入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补助范围,免征或减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其医疗服务价格全部实行市场调节价。

      按照上述政策要求,非公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将享受同等待遇,而现实与政策却存在着差距。而国内的所有民营医院当中,原本是公立医院的瓦三医院的遭遇可能更为典型。

      宋丽华告诉记者,2003年之前,瓦三医院是瓦房店市政府主导的一个公立性的医院,此后在政府的主导下,瓦三医院经历了政府资产全部退出,人员全部买断,实行了股份制化的新体制运营。

      从公立医院变身民营性质的民营医院,宋丽华历经了改制前后政府对瓦三医院冷暖的态度变化。她认为,股份制改革后,政府对瓦三医院本身就戴着有色眼镜,政府调配的一些医疗资源都划归公立医院。

      “比如说像120系统,按照常理应该是病人呼叫后应该是按照就近原则进行就医,但是在瓦房店市,所有的病人都是优先送到公立医院。瓦三医院的脑神经外科在全市是享有盛名的,但是病人拨打120后,即便是病人要求到瓦三医院就医,120系统首先选择的还是先去公立医院。这表明政府本身就对民营医院不放心,这一做法也极大地影响了医院的患者来源。”宋丽华告诉记者。

      瓦三医院遇到的另一大难题就是评级难的问题。宋丽华告诉记者,瓦三医院早在股份制改革时就是二级甲等医院,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医院的规模、医疗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瓦三医院却始终被挡在评级大门之外。

      “如果不参加评级,农合准入、技术准入、人才引入等都会受到限制。我觉得医院评级不应该用规模来设槛,而是应该运用技术、设备、人才等标准提高门槛,民营医院很难有发展空间。”宋丽华说。

      2014年,瓦三医院被恒康医疗并购,成为上市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恒康医疗为瓦三医院的发展带来了必需的资金以及股权激励制度,然而宋丽华却犯了难。

      “在与恒康医疗合并前,瓦三医院是非赢利性民营医院,如今瓦三医院变身盈利机构,要与上市公司财务制度进行对接。医院原本就属于投入大,利润率低的微利机构,国家却因为其盈利性质,要上缴25%的企业所得税,这一改变让瓦三医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宋丽华告诉记者。

  • 相关新闻: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

中国健康世界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06006962号 邮箱:sheng6665588@gmail.com